当前位置 首页 弥撒

弥撒》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Dear deer

2022-01-12 23:05:17

3.5 减法至以对白和演技来进行表达的电影,礼让-对峙-和解的对话过程充满张力,结构形似波兰斯基的杀戮,与后者对中产阶级家庭的批判意义不同,这一部的从校园枪击案起始就将讲述的重心放在了家庭情感和心灵宽恕上,更合乎基督教的精神。

山上风下

2022-01-30 22:49:19

他与恶的距离。我想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假如我原谅你,我就永远地失去了。调解地点选择在教堂已经奠定了基调和结局,但是一周只有最后一天是礼拜天,在地下室听唱诗班,也只能给支离破碎的心灵轻蒙上短暂的抚慰。

荆棘

2021-12-29 13:54:16

大概《杀戮》的印象太深,这部看得昏昏欲睡…

基瑞尔

2021-12-28 22:43:27

固定情景的好戏之人修罗场设置,与世代先锋议题碰撞;在这里合力煲出一触即发的对抗,枪控之殇,信仰之困与更多因灵魂出发的沉思- -想到了与《我们与恶的距离》较为相近的讨论,异常难忘。从四人坐定,就能全情投入于所有角色的倾诉中,并试图感知每面的情绪;做得如此真切,也绝不淹没于任何一种偏颇立场与观点。它或许很快就会在热闹的公关战、层出不穷的明星论战当中“消失”;但所拥有的珍贵声量与无比出色的群像演绎,它值得被更多地看到。Martha Plimpton slayyyyy!

fire

2022-01-15 18:59:05

这类型很难再有亮点了吧

朝阳区妻夫木聪

2022-01-18 02:23:23

虽是室内空间群戏,但是调度不太出彩,也主要是因为这个室内空间有点单调,不过小细节道具的设置还是很有效的。剧本不错,一层一层剥开真相的观感,并尽可能引发观众共情。演员表演精湛,透过几个人的举止动作乃至装扮,也可以侧面展现各自性格。作为处女作,完成度挺高了。

masterobert

2021-12-29 22:44:58

近两年的电影能否撑十分钟是一大关,这个7分钟够了

小茉儿

2021-02-02 04:10:34

无疑是目前Sundance最完整有力的剧情片。“宽恕”从教堂的设定就能看出是一个确切的可预见性结局,前半部分凶手方与被害人方这两个家庭的自我表达塑造了强烈的冲突,画面基本只呈现个人或单方家庭,从Gail离开圆桌以及黑屏后,画面变成了宽幅,人物开始在房间中游离,肢体上的游走暗示了情感的波动、双方开始连结和凝聚。原谅都是自我和解,教堂女职员过分的热情与表达共情的心态,实际上和宗教/政治体系/心理援助系统的模式化处理众生一样讽刺。

HarperDie

2021-11-12 23:00:12

校园枪击案的作案男孩和被害男孩,都失去了生命,几年后两方父母的会面,令事件的维度变得更为立体。作案男孩的父母是否早就发现了苗头,是否愿意承认邪恶是因他们没有及时遏止而生;被害男孩的父母,则想讨个说法,寻求内心的慰藉。影片集中在狭小空间内的四个演员身上,故事本身更适合戏剧舞台,但导演弗兰·克朗茨在这部处女作中展现了高水准的电影调度能力,情绪的变奏成为锋利的拐点。安·唐德的表演抢走了所有光彩。

浮世鸿云

2022-01-27 16:30:49

十年后,《杀戮》又被重拍一遍,还是低配版,差点搞成思密达催泪那一套。就算为死去的孩子吵个脸红脖子粗,哭个天崩地裂,美国也永远都不会禁枪,永远!5

颜落寒

2022-01-09 17:13:28

3.5。完全依靠言语来表达感情与叙述事件。在那之中逐渐成形的少年形象再次倾塌。

陀螺凡达可

2021-02-03 00:28:44

《林中小屋》男主克朗茨转型做导演的处女作,四个人在教堂地下室一个密闭空间的对话,关于一场校园枪击案的事后回溯,剧本还算流畅,从愤怒、悲痛和悔恨到释怀与和解。参考同样的两对父母撕逼戏《杀戮》,室内调度显然不能跟波兰斯基比,但克朗茨也尽力了,从一开场的中景/远景到前半部分的固定特写镜头,再到后半部分的手持,尽管仍稍显稚嫩(前半段镜头过碎,太多没必要的反打和机位)。具有多重含义的片名起得很好,詹森艾萨克和玛莎普林顿大飙演技,但却是安唐德最值得一座奥斯卡女配。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