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侦探

乡村侦探》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9”条评论

影迷点评

侠!

2021-11-29 17:29:19

Bill以渔民打捞起的胶片为点,在对Mikhail Zharov的演艺生涯进行梳理之时,带出了苏联各阶段的时代特点。海底对胶片的变形好美,依旧是独属于材质的惊奇。

观水

2021-11-29 01:48:21

一个人的电影史-苏联史,氧化(腐蚀)的抗氧化(保存);一个人演绎的世纪众生相(浮世绘);胶片是玉,氧化是沁,沁是滋养;billMorison试图用扎罗夫扮演的小人物解构大时代的历史地层,却最终呈现了“永恒的寂静”,抗氧化(消解)的氧化(生长);被打捞的胶片重新显影,自然记忆(水)中封存的人类记忆(影像),胶片是肉身(水-血肉),也是瓷器,冰岛的南海一号,沁渍形成的自然滤镜,显现为故障图像的幽灵美学-胶片在水底播种繁衍,从衰败中生长出新的图像,越腐蚀越温润,在分裂的过程中不断聚合(失而复得):永恒的20世纪-永恒的cccp-永恒的电影(film)-永恒的水

Tristan124

2021-09-24 11:04:24

影史和历史相呼应的部分很喜欢

freakcat

2021-11-29 15:53:12

模糊了影像跟现实的界限,花掉的film reel并不是真正遗失的影片,只是一段film在海洋里的故事

胤祥

2021-11-29 17:10:22

5th BISSF 聚焦影人。9分。非常牛逼的video essay创作。比尔·莫里森一贯的手法”胶片的腐烂(decay)”联系上数据库(手法上的和俄罗斯电影资料馆的)和电影史式的论文电影混剪,让4卷冰岛渔船从深海打捞上来的一部既不珍贵又不出色的普通苏联电影《乡村侦探》焕发出了巨大的光芒(简直是“重新赋能”),对主角Zharov的电影史式考察穿起了半部苏联电影史和一点点“苏联史”。一些颇具匠心的剪辑(比如手风琴/歌唱段落,对电影台词的“盗猎”式使用)很赏心悦目,对字面意义的found footage和档案影像的使用也是目前国际顶尖水准。当然,最值得一夸的是导演找到了展示经由海水侵蚀和保存的胶片影像合适的展现方式:合适的速度,画格的选择(常有不完整画格等)。”电影胶片是二十世纪的,苏联也是二十世纪的”。电影史的功课可以更好一点

acidpinkAnt

2021-11-28 20:49:49

以往比尔·莫里森对于残旧胶片素材的使用还仅仅停留在概念实验阶段,但是这里却是借打捞上来的「乡村侦探」胶片来寻路历史,以这部“没有什么价值”的旧胶片为起点,通过既有影像材料的汇编,完成对一位苏联演员表演生涯的电影史回顾,继而完成对苏联政治史的透视。

Lycidas

2021-06-03 20:27:35

和Dawson City类似的题材但或许是叙述格局过小或许是材料组织方式的问题,影像实验的部分和历史的追溯两条线完全是割裂的。最喜欢的部分是Zharov老师的从影生涯回顾。David Lang的配乐我真的不太行。

kakakarl

2021-11-28 21:15:19

BISFF05睡着了。找到胶片的修复,与对演员人生的回顾。

Trillian

2021-09-26 03:25:33

(纽约首映版本)一副dawson city的完美解药,很多时刻大笑出声,冰岛深海解救的珍贵胶片原来只是电视上每周都会重播的苏联侦探片。短暂与永恒、平凡与奇迹,都是后人赋予的意义而已。莫里森老师虽然借此勾起Zharov深埋档案馆底的银幕一生,但这样一部电影,未来依然不知何时消逝。(片子也题献给本来要给本片配乐的Johann Johansson。莫里森:虽然很遗憾但是Johann说要全片用打击乐器,不用吵这一架真是太好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