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道

铁道》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多不利登

2015-03-15 20:18:54

3年里也没有拍够素材的感觉。剪辑挺乱的 这样大幅度的地域车次乱剪外国人真的看得懂吗。整体已经挺克制了但是某些段落还是在卖奇观 最讨厌小男孩那部分 回族新疆雾霾食品安全环境安全都必须都来一点。所有女性段落都比较正常 女孩说”换一个心情“那段不错。

xiaoyaah

2021-04-08 08:56:56

时代进步了,铁路更快了,却仍有人坐在车门边吃着泡面。(穆斯林小哥真俊)

мая

2018-05-24 21:34:05

7,真实感,自然主义,史杰鹏身上看到了一点伊文思的味道

阿朽

2019-12-15 16:05:18

可以感受到摄影机是平等对待这些路人的,可贵。

喂饭

2018-07-11 13:52:23

5.5 如果能连续在同一车次火车上纪录,利用广播报站、窗外景观等作为能衡量时间实际流动的标尺的话(同《不散》),那时间-影像之于“铁道”的概念就完美啦~

绝缘儿

2018-07-12 09:12:24

7.12 一个传统外国人的观察视角。

fly.cinzia

2015-01-01 12:34:29

都灵电影节看的,老外都觉得还不错但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交代清楚,同伴在中国生活了1个月都问了我好多不明白的地方,更何况其他观众,毕竟是拍给老外看的片。关于那几段时政宗教的谈话,略假,感觉像乘客故意说给外国人听的,并不是平时简单粗暴的谈话。有些镜头还是挺棒的,最喜欢深夜里的火车了。

对方

2016-02-18 00:28:28

哈佛的路子吗?(不太好的细节很多的)散文诗。1h左右那讲西藏神话的姑娘床上放着的是《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已注销]

2015-07-16 07:32:02

哈佛感官民族志出产的片子已经形成某种品牌性风格了?这部整体没有之前看的两部出彩,但仍有一些亮点,有些对空间的镜头处理很像小津。

烤芬

2021-04-09 06:52:36

我最早的记忆似乎就是两岁随家人坐火车去深圳,好像要坐三天两夜,在我的脑海里,那是一个全方位的感官瞬间:夜色下卧铺车厢昏暗的灯光、狭窄拥挤的走廊、在窗边的小桌板小凳子上吃泡面的人、各种远远近近的对话与口音,然后还有气味,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人的体味,连大大小小的开水壶都有气味。也许我还有更早的记忆,但没有哪一段这样丰富立体,而且不需要借助任何图像的留存就可以构筑完整的场景。片中几年的火车旅行并不只有时间的维度,也有空间的维度,从不同地方前往不同地方的属于不同群体的人们和他们的关切并不真的处于火车般有前有后的线性空间。和《人民公园》的幽灵不同,本片中自揭示导演身份之后,被纪录对象的表演性开始浮现,摄影机现形,被阻止拍摄、被邀请饮酒、被倾听交谈,“你这个可以录音吗?”火车上的旅客总表达欲旺盛。

冯凝

2015-08-25 09:15:18

有几段笑着流出了泪,中国就是这样随处都充满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幽默感。值得以摄影机记下的,不计其数。另外今天在MoMA看了一天的电影,有点害怕以后不再有这样悠闲安逸的时光。

花地

2018-12-26 01:53:31

听觉、触觉和材料质感钩连起观者的私人经验,于是想触发观者的感性体验就是轻而易举的,我们不是在观看更像是跟随摄影机完成一次对记忆的回魂,“记忆”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大量细节帮助了我们;另一方面对“人”无目的的纪录构成影像里的生态环境,他们都是自洽的,社会性由此产生;开头几个抽象化的镜头造成了一种陌生感,或许与整体气质不符?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