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木帮

木帮》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及迩

2019-11-17 18:51:06

纪录片究竟有没有一个定式,如果有,真实也应该是它的万全法则。片子里十分真实地再现了2004-2005年间最后一批伐木工人的生活,他们每到严冬上山伐木,春节归家,节后再重新回到山上。冰天冻地,住在残破的窝棚里。如果有谁不舒服就拔上一罐子。吃肉喝大酒,光着膀子睡觉,骂骂咧咧。整个纪录片镜头琐碎粗粝,没有故事主线,有的只是漫天大雪下伐木工人们繁重又寂寞的伐木生活。他们都陷在阴沟里,他们没有星空可以仰望。可是仍然可以“夏天种地冬天伐木以后去城里找她”。我爱我的家乡,我爱白雪皑皑下我的故乡。

罗夏

2018-11-28 18:48:31

怎么标记的片子又没了,豆瓣老丢记录呢?

Aletta Ocean

2019-10-30 01:24:29

因拉木头力竭而死,受伤被杀掉的马,去世的老伐木工和“木帮”,他们的故事,终究都要随着时代默默消失……

炎夏

2020-01-17 15:27:55

真实、鲜活,真切、朴实,历史的模样,历史的温度,历史的情感

西南城角

2015-12-17 20:53:28

片子拍的不错,选材很棒,被拍者表现很自然,画面呈现出美感。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处,马死,哑巴,出殡,片子虽然好,个人非专业的看法是,故事情节有点散,也许这就是电影与纪实片的不同之处,因为先有生活才可能有剧本,真实记录不可能预知下一步。

asuka

2011-06-23 12:20:51

老木匠最终睡上了自己砍伐的树做成的棺材

合纥

2015-04-24 23:09:15

3.5 最后,一个老木帮的死成了这个百年行业消失的象征。人马林雪,相生相克。群像式的纪录片,最后留一个印象的只有哑巴。

慈悲鞋底

2019-03-05 00:34:55

光头强的老前辈们,方言字幕很扯淡搞笑,命比纸薄,人且如此,马更不用提,有卸磨杀驴,马也是一样的命运,拉着木头在雪里路上狂奔,死了就直接剥皮分肉,每人从工钱里扣除分担的部分。最后的字幕说以后就没有树木可砍伐了,不会吧?纪录片和《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是大大的不同。

孟浪

2019-11-05 17:21:49

东北特定地理气候环境下的人类学纪录片,在木帮这个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的行业马上消失前,导演于广义选择用影像记录下这群人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其行为极具抢救性意识。虽然本片是处女作,但于广义却用他的美术思维艺术性地对素材进行了取舍、加工、结构,使得整部纪录片既保持了生猛而原始的力量,但又不失观察视角。在冰天雪地的林场中,木帮工人开山、拜神、伐木,住窝棚、吃马肉、运木头,他们完全是用自己的身体作业,然而在镜头里却没有一个人埋天怨地。春天来临,老伐木工人去世,人们用他们砍伐的木头为其做了棺材。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中国人的勤劳与忍耐素来伟大,而《木帮》所记录的正是这样的事实。

熊仔俠

2013-12-09 23:00:51

生於木,長於木,謀於木,逝於木,一代代「執斧人」被束縛在木之上。一部仿似「人類學映像」的紀錄片不正是一種無聲的類比?

mecca

2015-01-19 07:29:08

3- 季风四连刷1/4。大兴安岭伐木工的日常,原生态粗粝呈现的落后与敬畏。祭神、开山、留守、困局。哑巴人设。“搂着媳妇过大年”。材料疏于组织和节俭,走闷。部分细节的意识形态流露过于刻意。 有人将之与赫尔佐格Herzog相提并论?= = 还远。

汪金卫

2013-10-04 19:57:26

导演纪录片处女作。记录的是一群伐木工人在2005年冬季进山伐木的日子。包括伐木,吃饭,拔罐等生活。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几匹累死冻死撞死的马。都被剥皮割肉了。其中一匹撞死的马大口大口吐着血。另有对拜山神,萨满跳大神,葬礼等当地习俗方面的记录。感觉还是有些粗糙。三星半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