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孩和蜘蛛

女孩和蜘蛛》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欢乐分裂

2021-12-02 21:33:25

在有限的空间内能有如此出色的调度,真是太会拍了!一个搬家事件,串联起如许多的人物来往,如蛛网般箍住期间的每个人,细细密密,隐隐绰绰,每个结头都是一个隐含故事的呈现,信息纷呈,然而气息却极为轻盈;人物进出画框的站位形成有深意的构图,每个角色的退出或进场都重构成新的情绪场景,微妙的气韵流动着、呼吸着,大量过肩镜头让一方的言语被直接消融在另一方的“空白”接收里,景深处的窸窣声响、光线变换、人影游移,都宛如不同平行世界的展开。 空镜太美了,每个景物的特写凝视蕴藉着动态事件的余味,他们的欲望、嫉妒、怀疑、不甘均被收纳折叠于各房间的辗转;杯上堵住的洞与下巴上的洞对照,物与人此刻达到某种平衡。

Olafisaac

2021-06-26 20:02:38

maybe Berliner FalSchule… 佐尔彻似乎并不试图建构回归日常的存在,而是在有限的景别里(所以对于声音的体验很神奇,但在某些时刻也感到有些冗余),通过细微的时刻侵入。或许问题正是在于它面向完美且过于精确,折损了与观众之间可能的暧昧性,但如果能转变视角,摆脱自然主义的生活性和日常性的预设,观感便会有所提升。

奥兰少

2021-12-13 01:45:25

1.全用固定机位中近景,捕捉人与人在逼仄空间的相遇、交错与凝视,然而逼近的镜头却没有带来亲密和确定。人物关系始终若即若离,角色心绪令人捉摸不定。2.白日装修和搬家的场景,人们进出来往,镜头停留越久,越觉难以透气,需要音乐将对白驱散,环境音拓成替代性远景,空镜作一口呼吸。导演对换气的控制极为精确,如戏剧换幕,诗歌分节。3.人与人因共享空间产生交集,因爱与欲望产生粘性。困于生活的蛛网,蜘蛛固然是神秘危险的象征,但苍蝇却是日常的烦闷。任谁去选,大概也是轻抚蜘蛛,拍死苍蝇。

亵渎电影

2021-11-09 02:22:40

从搬家到搬完家的过程,时间很紧凑,十几个人物在公寓里进进出出,从人物的视线和对白中一点点交代他们之间的关系,让观众去察觉一开始看似和谐的背后的不正常,导演一直在设计人物所处环境的空间感,声音,门窗,景深等一切都是有效的手段。这种多个人物在同一空间的戏,很考验导演的调度能力,他有这个意识,还在尝试用服装,道具,场景的颜色来外化人物的内心,最后用蜘蛛和蜘蛛网的故事来点出主题,他给自己制造了很大的难度,完成度可圈可点。

bloom

2021-12-04 20:39:39

女孩走了,留下网。所有访客和活动都牵动网,留下破洞和遗迹。

南悠一

2021-03-08 11:39:14

3.5。女主的脸好耐看啊,想谈恋爱。

TWY

2021-08-10 21:20:34

特写镜头意味着想象,是沃霍尔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四分钟,这段时间内在特写镜头前的人就必然是主角,也必然滑入到她们的想象,独属于自己的虚构梦幻中——因此她们或许会突然走神,因此并不存在任何故事,只有特写中展示的那洞穴底部的微光。

Captain_C

2021-12-10 17:28:17

有的人被忽视,有的人被注视,有的人心怀渴望,有的人心生猜忌,狭小的空间里,众多人物不断闯入和抽离,焦点也不停地转变,只有墙上的蜘蛛默默地洞察着一切,织起一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精致,优美。

甦醒 Nostalgia

2021-12-13 15:58:43

诸多优点也抵不过这空洞的内核,自然声响的设计、小空间人物的交叠、精准命题的蛛网和女孩这些都是十分优秀的。但在如此奇怪和拧巴的情感表达中,观感十分不舒服,演员对于情感的表达都处于一种疏离的边缘神情,不喜不悲一副假笑的模样让人十分膈应,这是导演对演员的要求,意图自然掌握在导演的手里。这样的电影总是给人惊喜的时候又让人异常的想关闭屏幕,总觉得这点事这些情感如此表达完全是文艺青年的自我造作。像舞台剧,毫无灵魂的人偶穿插着所谓暗流涌动的情感,大段的台词反复的呈现人物的敏感、脆弱以及细微的心思。如果你只是偶尔把咖啡倒在狗身上,我理解那是你隐秘的情绪作祟,而如果全场都一副臭脸做些凝滞的奇怪举动,那建议还是去看心理医生好点。总之可以欣赏这样的电影,也会内心十分抵触这样过度的表达。

鲍勃粥

2021-08-12 21:49:20

9.4/10 MIFF 一种介于“破”与“立”之间的力量拉扯着这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女性群像之间的互动与凝视成为了一种“自成世界”的大观,她们的关系与身份都是相对不明的,也就允许最大程度的性别流动性,一顶蓝色的假发,那些羽毛,可以任意地被任何人所穿戴,无论老少。影片是极为动人的,同时也是极为“暴力”的,但是正如反复出现的打钻画面一般,这是一种“为了建造而进行的破坏”,伤口,螺丝刀割桌面,被酒泼的衣服等等,人物行为的残余物时常被展示,进而激活了那张本扁平化的平面图,成为了有机呼吸的单元,在这些个房间所组成的空间中,观众却感到了最大化的自由,最多元的梦幻,与最真切的情感,极为动人。

胤祥

2021-03-03 17:01:30

71st Berlianle 奇遇并列最佳导演+费比西。形式上相当有趣。全片几乎都是由中近景和近景构成,绝大部分在室内(官方推荐词是“对充满悖论的疫情时代的一次总结”),导演下了大力气来安排画面内出现的色彩,人物衣着以纯色为主,dress code非常像侯麦,同时也下了大力气去安排小道具,同一个画面内经常出现“红黄蓝”这样的搭配,也让我想起小津的彩色片,有几个场景的小道具处理完全是小津流的做法。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女孩从她跟另一个女孩合住的公寓搬走的两天一夜,涉及十几个人物,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冲突或者剧情,人物来来回回,堪称“轮舞”或者“蜘蛛网”的结构。隐含的则是围绕友情/羁绊主题的亲子关系、以及阶级和移民的议题。

科林

2021-12-03 10:22:00

整体调度极其复杂:声响 对话(含沙射影)、表情 眼神(暗潮汹涌)、走位 构图(起承转合)、光线 色彩(冷暖变化),一同挤在这逼仄狭小空间里描绘着千丝万缕人物蛛网关系图。能看出导演的能力,把无聊的生活点滴叙述成耐人寻味的古怪奇闻,形成了枯燥与生趣、单调与庞杂的辩证统一。 虽然笔者承认以上这些,但对普通观众拒人千里的0戏剧性大大降低观赏度,只留下莫名其妙的回味印象。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