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首演之夜

首演之夜》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菩提风花

2021-03-27 04:51:48

亲眼见到“那个年轻的自己”死去令人在一刹那深刻意识到过往不可追和衰老与死亡的威胁。 片中已点题:我讲的是人在衰老过程中力量的流失。可惜也只有女主这样名利双收的人才能如此任性和令人厌恶地将恐惧外化,以至于摧毁自我和身边的一切。这依然是一部关于好莱坞的电影,拜托,千万不要以为真正的戏剧世界全是这样!卡萨维蒂带着好莱坞演员的自负,选边站地同时蔑视着观众和创作者,把演员当成了唯一有灵气的生物。哦,等等,或许该说,是他狡黠地指出,在表演的瞬间,确实只有演员才是那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而其他所有的人,不过是一面面墙后任演员宰割心灵的观者

小莱莱别跑

2019-01-06 07:18:13

3.5。混合搭调的影像暧昧气质属于(表演的)共同创造,多重叠加的文本的解构逻辑来自(编导的)思维梳理。所以不止是电影里的即兴创作(表演),还是电影外的创作(探索)自由。这种“自由”变量的两把标尺可视为卡萨维兹的双重身份经验。

何阿嵐

2010-11-13 10:35:11

眼睛貪婪地看盡大銀幕內的一切,就算是一根銀髮,一條細紋也從不放過,只是嘴裡含著的一口絲煙,也令我為之動容,更何況那張千變萬化的面孔。電影也已經不止看過一次,但每次,也總忘卻所有投入期中。脆弱的身軀仆倒撞倒的聲音,身邊的工作人員像押賭注將她推向舞台上,一個面臨崩潰的人的故事

mecca

2008-08-18 12:22:22

5- 其实明白它的结局完全可以更有杀伤力---前面铺垫得无懈可击啊!最大的获益是Gena Rowlands,简直神作。 对白美国好莱坞鼎盛时期经典式样 人物却细微化起来 有一阵子我觉得自己看到了柯南伯格或者林奇。 嬉笑怒骂下来,亦不拘泥女性本身,而放眼双性人冗长半生之跌宕起伏

七七|不言

2019-11-17 08:26:41

演员的焦虑这个议题诞生的很早。50年代的《彗星美人》提到人性的贪婪,但在事实上造成一种导向,即性别前提下的年龄优势;70年代《首演之夜》则明确把自我的斗争和胶着外化,影片后半部分叙事时间不断膨胀,就是要把心理的张力无限加大。而今这类议题早突破了单一的性别范围,如《小丑》这样还扩大到了社会层面。我倒不认为有高下之分,因为个体的焦虑是不同的,but the show must go on

椰子

2012-08-29 21:19:20

导演的戏总是像微缩戏剧,把握住一个小小的矛盾就能展开成一个电影,人的千般感情都在里面。如果真是要看演员怎么样撑住整个场子,就看他的戏。

汪金卫

2019-06-16 10:04:18

【上海电影节展映】戏中戏、演员与导演编剧的微妙关系、演员对衰老的恐惧焦虑、戏剧演出的临场发挥。一度陷入超现实的心理惊悚氛围。鬼魂也好,精神分裂也罢,都是女主衰老焦虑的投射。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台上台下飚戏收放自如。但收尾较为刻意。想到《日落大道》《鸟人》

Nightwing

2013-04-27 23:40:55

I expect stage drama to be more sophisticated

冬寂網路

2017-08-02 15:40:48

借助类似伯格曼《假面》的大特写及镜像审视进行舞台—主人公危机构建——基于斯氏“体验派”产生的生成—女人变体:生成—少女。《首》基于此且甚至以神秘主义色彩表现戏外“本我”的重新进驻,对戏内外第一、二自我的入侵,并在结尾合二为一:自开篇起即重复多遍的一幕戏解构为自我指涉的荒诞闹剧

文森特九六

2014-02-23 15:57:43

当舞台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自己又无法逃脱来自任何一方的纠缠时,似乎也只有不疯魔不成活了。结尾罗兰兹和卡索维茨的对戏展现了什么叫做心神合一的绝配演出。

Leah

2019-06-16 13:18:03

2019SIFF第一场,和平的电影节气氛好冷清。话剧电影,戏中戏,看电影里的人看话剧。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这部的女主人公也丝毫不输张国荣。整体比较压抑,最后的首演之夜是高潮,释放了大量情绪。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现实与舞台之间的界限也能这么模糊,让观众不自觉猜测主人公在按照剧本还是即兴发挥,也是一种独特的互动。导演绝对不设B卡,绝对是真爱。配乐也用得合时合适。

brennteiskalt

2019-12-25 22:09:39

作为卡萨维蒂最直面自己创作危机的作品,《首演之夜》致力于在艺术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但影片最终对于危机的克服却叫人难以买账。卡氏作品里任何的私生活场景都充满了戏剧性,而女主角最终在舞台上正是找到了这种能量,把她舞台下的矛盾戏剧性地呈现了出来,最终完成了艺术和现实的融合。但要想传递这种能量,要么就使用卡氏常用的大特写,要么就得让观众真正坐在台下。借由远镜头传递出来的这出半戏剧看上去总是有些奇怪。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