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写

特写》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木卫二

2019-08-28 23:43:53

是个剧情片。厌倦了扮演自己的穷人,跌进了电影的迷梦。但你在看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它怎么这么真,居然可以这么真啊,导演跑出来了,玛克玛尔巴夫居然也跑出来,啊,原来所有人都是真的。他们真的还原出了整个案件经过,并且连“玛克玛尔巴夫”所描述的电影美梦也成真了(对他自己或那一家人)。电影如梦如真,亦不知是真是梦。

冬寂網路

2016-05-06 22:48:04

毫无疑问地,《特写》能受到戈达尔的高度评价,毕竟阿巴斯将巴赞的“电影本体论”运用到了极端甚至可怕的程度在影片之中,“纪录“与”叙事“的二元对立彻底打破,而固定的近景镜头以及断断续续的嘈点杂音看上去沉闷实际上反复强调摄像机的在场。它毫无疑问的影响了很多伊朗甚至其他国家后来的导演。

给艾德林的诗

2018-07-30 11:25:13

巴赞还原物质现实的延伸与完整升华,以自然主义方式去执行戏剧结构与真实情境,形成的影像整体审视“形象、身份”的概念的同时,叙述了很多真实-虚构中平常客体化又难以表达的感受,也许因为本体的现代性,简单刻画记录有和剧作搬演同样的价值,不过也依旧都体现着阿巴斯在电影第六区域的意志。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2021-08-29 21:27:19

放大谎言,去看看背后的真相。放大控诉,去看看背后的信任。放大致歉,去看看背后的期盼。这种特写的背后是温柔,是残酷生活下的一朵花,一滴眼泪,一个微笑。 真的很喜欢阿巴斯啊,重新定义电影,告诉我生活的艺术和电影的语言可以怎么样结合起来,而这一切离不开善意与爱。

何阿嵐

2017-03-22 00:18:07

一切的「自然」都經過控製,虛實結合來回穿插,就算是重演片段,究竟有幾多是真實?正如最後那段「爛聲」那樣。但重看有感,電影是否有介入現實的責任和能力?亞巴斯在法庭成為第二個主控官(由如真實電影式的直擊),電影也確實改變了一個人的生命,目擊一個人的自白,但終究沒有為他帶來什麼好的改變..

鬼腳七

2013-01-01 20:15:55

有意思的是最后的声音时断时续,艺术和生活的相似性童话被彻底打破。到底什么更真实,艺术之花更鲜艳还是最后萨布齐恩怀中的歉意之花更迷人。

汪金卫

2017-06-26 21:48:42

【上海电影节展映】最新修复版。一桩离奇的案件。既有让当事人自己扮演自己的情景再现,也有真实的法庭记录。在阿巴斯的编排剪辑下,真实与虚构,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分界线变得模糊。男主角的法庭自我洗白真是巧舌如簧,充分展现演技。后来的表演也非常自然。既脱罪又主演电影,实在离奇而幸运!

狄飞惊

2012-06-16 23:28:02

阿巴斯自然是名好编剧,但他在电影上的成就却并不在故事(内容)上,纯靠故事取胜的影片在导演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如何讲故事(形式)才是他的重心所在。或者说,他考量的一直都是“电影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Poros

2010-06-30 23:36:41

生活流影象大师阿巴斯用这部惊艳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纯粹。上个世纪的影象是属于黑泽明塔可夫斯基伯格曼费里尼和阿巴斯的。没有令人眩目的镜头,凌厉的剪辑,只有感情,对事物,人物充溢着的感情,还有那如同神来之笔的画外音。阿巴斯顺便借主人公之口传达了他自己的电影哲学。

灰狼

2015-12-05 12:55:12

阿巴斯电影的一贯主题是“赝品”,以及它如何产生并呈现在这个世界,这种嬗变需要一个潜在情境,导致对自己认知的模糊和开放性。特写则是对“赝品”的凝视,让其“感觉”和“实际”紧压在一起,最终向人们显示揭示这种嬗变的本质。

Panda的影音

2019-03-07 05:02:32

我是个对艺术很感兴趣的人,我从小就看过很多电影。……扮演导演很难,尽管我有自信,还有他们给我的尊重,他们给了我热情的招待……在此之前,没有人会顺从我做这些事,因为我是个穷人。可我假装是名人,他们会按我说的做。但我离开他们家,我又回到从前的我,当时是晚上,当我拿了钱,我才意识到我还是原来的萨布吉安…绝望的一点零用钱,这样他可以回到凄凉的家…我意识到我仍然是同样的可怜的家伙,独自回到了他的社会阶层。所以,我会去睡觉,当我醒来,然后想去那里为他们做些事,即使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我还是想回去。由于我对电影的热情,而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尊重我、支持我,我的确陷进去了。它鼓励我更好地工作,到那里,甚至觉得我是一名真的导演,我是真的马克马巴夫,我觉得我真的是导演,真的是他……假装一名导演本身就是一个表演。……

novich

2011-06-22 08:14:01

真实的人来演真实的事情,并用本真纪录、事件再现、甚至是设备故障来“欺骗”观众,最终令观众反思银幕上的“真实”,究竟真实或虚构到什么程度,其意义在哪里。短短九十分钟,就切肤感受到德黑兰在90年代的面貌和气氛、人的心态。无愧于电影-纪录片这个混合体裁中最好的作品。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