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光之声

光之声》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不然呢。

2019-02-23 20:03:42

满脸都写着:快看老娘多会演 导演是有能力的 撕裂画风 偷懒旁白在其调度下都被转换成个人风格 抵不过故事实在干瘪 捆绑恐怖主义问题 指向流行文化产业背后的虚伪虚无 好的切入点没挖出好东西 处处显出可惜

Derridager

2019-02-24 00:15:13

捕捉到了流行音乐和恐怖袭击在后冷战时代的共同特点。在世界图像的时代,袭击/战争和造星工业共享“拟像”,通过卫星地图等将复杂的袭击凝缩为手指轻点的技术袭击“远方”的他者和通过舞台视效、媒介渲染捕捉流行音乐偶像的形象,这两者本质上并无区别。Celeste作为袭击受害者和流行偶像,便是这个时代的标靶。从prelude开始至act 2,电影先将两个身份接合(前两部分视听非常精彩,很喜欢),然后让后台的偶像开始自我告解,呈现支撑世界莫大幻象背后的堕落和创伤。最终回到了盛大的视觉营造,试图让观众在知晓过程后,自己决定拒绝还是接受幻象的邀约。电影的点子非常好,但不足有二:波特曼的告解部分太聒噪,因为前面过于冷酷,可以用黑天鹅的气质拍;还是得承认我并不喜欢演唱会部分(或许是导演目的)。

文森特九六

2019-02-22 21:58:04

約翰·卡薩維茨與吉娜·羅蘭茲的反向平行,大概催生出了一種新的類型形態——“病歷電影”。

帕拉

2019-02-27 22:11:42

布拉迪·科贝特还是有才华的,剧作和表现形式都很有个性。当演员的时候倒是没太注意。[B-]

蛋堡的波特

2018-09-08 10:09:04

光之聲還是聲之光?視聽與劇作完全反著來,前後割裂嚴重,導致不知重心在哪?娜塔莉·波特曼跳完舞又唱起了歌,當真多才多藝。

demohalition

2019-06-01 18:56:42

人物性格转接过于生硬,到了第三幕主题依旧混沌不明

乘客

2019-02-24 02:28:53

割裂的两个部分,后面接不上前面呈现的恐袭。旁白的比重和片尾十分钟的音乐一样可怕。(IFFR 2019)

451½°F™

2019-05-30 10:18:17

在一个颇有个性风格的开头之后,电影迅速沦为粉丝向的纪录片幕后花絮,塞满到令人作呕的音乐与声响。

2miao

2018-12-21 11:33:24

我觉得这部比巨蛋还是好很多的。

Cinema is dead

2018-12-07 14:08:35

Portman的美式喜剧表演风与整个体系格格不入,要不然就是她太大牌导演没胆子去指导,要不然就是导演真的没有能力。如果将两个部分交叉剪辑或许能使得第二部分不那么突兀。整个片子所理想的情感流一直没出现,而只有绚烂的摄影。最后的存在合理性不说,表演就尴尬到灾难的级别,假唱很出戏,甚至嘴形都对不好。

Hownán

2019-02-22 21:45:11

演唱会前还只是一帮人操着蹩脚的口音或性冷淡或歇斯底里地传达导演本人又混乱又装X的各种message,演唱会一出:您怕不是对pop icon有什么误解?

亵渎电影

2019-02-28 18:08:31

布拉迪·科贝特的审美无敌了,非常的表现主义,用威廉·达福的旁白串联故事,破坏了故事的情感张力,但也赋予了故事反类型化的特质,否则这样的故事套路很容易拍出暗黑的俗套传记片,这种做法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一个因枪击案成名的巨星,她的个性,她的阴暗,她向歌迷灌输的精神何尝不是另一种暴力,枪击案的罪犯和她因此得来的名气本质上是一样的,one for the money, two for the show, three to get ready, and four we go.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