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巅的呼唤

山巅的呼唤》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paradiso

2019-01-26 20:33:12

这个男主比《灵性之光》那位命运更坎坷,正直的人是否注定活得如此艰辛?喜马拉雅登山之梦,看上去是照应了死在那里的灵性之光男主演本人的经历啊。扎努西的电影音乐和摄影都特别好,色彩清冷得仿佛感觉得到室内供暖不足。

绝缘儿

2017-05-26 15:35:13

5.26 超越均值的永恒震荡,就像背景音乐的往复循环,不聪明的幻想,无法改变的自己,寻得一人才终于不再执拗于乌托邦的幻境

蓝格子

2015-04-20 15:50:20

最喜欢教堂里拖椅子那段,很多细节都打动人,两次鸽子飞起的画面,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导演很有趣,他说讲的是一个好人也不一定会有好报的故事,对一个纯粹理想主义者的诠释,他还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ps,喜欢这句台词,你不喜欢钱,就是对别人的贬低。)

LoquatEmpanada

2014-06-07 04:54:47

扎努西拍的东西就像他一笔一划绘制的图纸,角色剧情都是推导演算出的结果,每个镜头每段配乐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可惜电影里高山仰止的伟大人性根本就是人性的反面。不是所有无法实现的追求都叫理想啦。妄想症偏执狂。

人间失格

2020-04-23 23:12:40

不知道扎努西作品里是否常出现“格格不入”的角色,第一次是五个不同身份的人物,这次是理性的男主或者说理想主义者在鱼目混杂的社会里难以适存 整体观感:冷,开场与结尾耸立的雪山,冷色系服装再搭配工业般规整的线条构图,完美营造出冷冽的氛围,再加这么个宿命论的故事,真是好大一口寒气…但我超爱啊! 男主太招我喜欢了!与世界格格不入,独身却不会孤独,隔窗对鹦鹉笑着招手,与女主对话弱弱乞求的语气真是…虽信仰理性却句句不离命运,母亲重病时寻求神医跑到教堂请求主教,这种和谐又带着矛盾十足的反差萌很容易戳到我 ps:开始看就觉得男主眼熟后来才发现演过基耶两部作品,正好是我最爱的《影迷》和《无休无止》,算缘分。但奈何作品太少了,你说这么个浑身是磕点的人怎么没多演点戏呢,怒摔!

nikki微

2015-04-20 09:16:04

三十年前的波兰片放到今天的中国,讽刺意义丝毫不减。影片讨论的是生命的无常,而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片后有导演的Q&A,最让人感动的是导演提到塔可夫斯基去世前与他通话说的遗言:“我希望被人们记住,但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罪人的身份。”看到恶,妥协于恶,明哲保身的我们都需要救赎。

shininglove

2015-04-22 12:17:22

理想主义者的消亡,好人未必有好报。

蓝笔风

2015-04-19 23:33:07

真心感动!类似迈克李的《无忧无虑》,把极致理想主义的人物放到现实生活中所遇的现实困境作类比。不过本片在思辨上比《无》更清晰,反映的道德现实问题也更贴近于普通观众。结尾看似悲剧性戛然而止,实则是对人物命运再次想象延伸,相信吧,他会为那个孩子负责到底的!爱上扎努西了。

57

2015-04-20 00:43:52

今天的惊喜是它,竟是1980年拍的!看似随意的镜头,透露出克制和理解力,举重若轻,逼近本质。一个不幸的小人物,内心却始终有山峰——现实的浪漫性。如果喜马拉雅的意象有点俗(但用得真好,起承转合,心理铺垫),那么用数学、概率来点题,实在是神。跑片在即,不然一定要听导演说几句。

七夕夜_半步

2014-02-26 09:31:29

喜马拉雅山...“命途多舛”形容男主简直太合适了...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这样吧,男主很幸运至少碰到了小护士

NickyROி

2015-04-17 23:09:33

每个人就像常量一样不可预知 不被控制 一切看似逻辑严密 无限演算像是生命的无常 很难得到最后定论 以为掌握了生活的密匙却被一种叫做命运的神秘力量操弄 我们能做的就是向往那个遥远之地 不要忘记那座高山 里面扔硬币的镜头和杀人短片的扔石头很像 两人相拥也许是片中唯一温暖的片段

好样的

2014-11-09 10:25:37

没胡子的男主这么像韦斯安德森可真叫人出戏。片名不如叫远山的呼唤。随着音乐穿梭在雪雾里的喜马拉雅看似从未进入过男人的生活却影响了他的一生。立誓勇攀高峰却生活中挫折不断。年轻人蓄起胡子穿上大衣悬挂在危楼边。他已在不易的生活中一路攀登。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