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爱丽丝

爱丽丝》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6”条评论

影迷点评

烤芬

2018-08-05 07:09:15

这两年好像看了很多关于母女关系,或曰“妈妈求你看看我亲亲我爱爱我”的影片,说青春期女孩是通过母亲来定义自我也不为过。片中的女孩无一不是渴求着母亲、嫉妒着母亲又永远希求超越母亲的,而在这母女追逐的伎俩里,女孩最终总会重蹈母亲的覆辙,走上成为母亲的道路。这样的故事看多了,仿佛母亲和女儿是宇宙最基本的循环。

光影流年

2019-06-16 01:15:21

青春叛逆电影,母亲开始是坚决对抗着爱丽丝的叛逆,后来接受、维护并关爱的爱丽丝成长生活,作为过来的的理解与轮回。片尾的痛哭才是成长经历中无法磨灭的深刻。19上影节。

Tianeptine

2019-05-26 15:22:30

成长题材的电影。最令我感动的是,Alice虽然抽烟酗酒打架逃课怀孕堕胎,在她经历这一切时,家人朋友始终陪伴左右、共同解决问题,她的叛逆行为并没有影响家人朋友爱她,这种爱 仿佛并不基于她是否勤奋上进这些附加条件,Alice很幸运。亲眼见证过一些孩子因叛逆而被放逐,连同父母的爱也立马大打折扣了——我们总要做些什么使自己看起来充满希望,似乎这样才值得被爱,爱人者惶惶不安,在爱里永远缺乏安全感。多渴望遇到水牛城里的蕾拉小姐一样的人,

朴树的那些花儿

2020-11-22 14:26:30

青春期少女人物很鲜明,故事太碎片化,以至于主题显得散淡。

Debrah

2018-08-05 02:57:53

Alice的发色和发量都让人羡慕。

本位

2019-06-15 22:30:33

前半段拍的让人毫不共情也挺不容易的,后面一些部分可以感受到空虚感,但落点还是很奇怪。

字母君

2018-12-04 00:36:34

剧本无功无过,毕竟这种类型的故事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情节上的留白也不算太合理,总有种留白其实是导演自己没想清楚的感觉……但是镜头设计简单、直接、有效,见功力。声音设计出彩,尤其看电影那段用的电视音乐太有趣:不能用无声源配乐渲染紧张情绪我就让环境内出现合适情景的电影配乐,可以说是近期看到最可爱、印象最深刻的“桌下炸弹”~ 要是能把龟纹玻璃这个视觉元素贯彻到底就好了(虽然没什么用,但龟纹玻璃那个镜头真的很漂亮啊)。

ztlpoppy

2018-10-14 10:08:47

芝加哥电影节。女主性格太不讨喜,导致不怎么喜欢。这个题材也不算新颖,长镜头没有起到应有的那种感觉

LOOK

2019-06-22 23:14:38

结构挺巧妙,一直在做加分,结尾处突然来了一个抽空级别的大减分。豁然开朗的一刻代价不菲,但终究来得真切。3.5

Muto

2019-05-01 00:35:00

长镜头的魅力在《爱丽丝》那里再明显不过,它们成功地帮助作者在留白的剧情里抓住了许多连续的细节。想必现代观众对于“堕胎” 题材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将这一抹杀个体历史的文本放进罗马尼亚的社会语境中却能品出特殊的意义。显然蒙泰安是在向我们描述一种复杂的母女关系。但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像《伯德小姐》那样对立起来,而是如春风化雨般的和谐更迭状。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新生代对于历史本身怀抱的否定心理,为此女主角得到了相应的教训。我们从结尾振聋发聩的哭声里似乎听到了作者对于那些酷儿理论的严厉批评。

btr

2019-06-17 14:27:59

SIFF 通过“问题少女”的怀孕探讨母女关系,整体不算有新意。但不少细节出彩(比如深夜回家后的磨砂玻璃那场戏),结尾的长镜头也很有力量。

小跳

2019-06-23 23:05:43

SIFF最后一部电影片子的节奏感,浴缸失血的那场戏打破了之前的节奏,让人猝不及防。喜欢磨砂玻璃的镜头。总体喜欢程度一般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