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生生长流

生生长流》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有心打扰

2012-08-25 20:25:13

父亲关心的是地震灾后的情况,孩子关心的是足球赛果...灾难过后,死者安息,生者不在悲伤中流连,而是向生活望去,继续生活,生生不息;即便眼神里充满着悲伤,但却时时透露着一股坚强与希望;生活就像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不断的蔓延开去,即便道路塌方堵塞,总会被打通...无需绝望。

brennteiskalt

2020-12-21 01:57:42

《生生长流》的中段,一位曾参与三部曲第一部拍摄的老人声称,把人拍得更年轻更有生命力的电影才算得上艺术,这段带有明显诗学指向的独白最终被阿巴斯身体力行地实现。但他的方法不是用摄影机把真的东西拍成美的、假的东西,而是站在虚拟的高度上(让演员来演出导演的亲身经历)去对现实(地震后的苦难、现实中的乡民)投以准确的目光。这也是为什么阿巴斯的电影最终违抗了现实与虚拟的二元对立,没有什么是必须加以区分的。他影像的真实性在于它们面向银幕外的观众完全开放,随着艺术家的车辙寻找现实的痕迹。影片最终令人叹为观止的汽车爬坡戏不仅把生生不息的主旨精炼地加以了总结,更带出了诗学的弦外之音:艺术与现实在互相推动之下最终坐在了一起向前开进。

奇爱博士

2021-10-31 13:04:24

这就是神级的电影。2021.10.31小西天阿巴斯专题回顾

杨三疯

2018-04-18 19:59:28

一场地震巡礼,一首平凡人的赞歌。灾难面前,阿巴斯不是要震撼你,也不是要触动你,更没有悲天悯人,简单的只是呈现一段生活,路很长里面包含很多道理,聊聊天说说我们所知道的生活,它很简单——接受可以接受的一切,然后活着或死去。

阿树

2020-02-20 00:37:07

在「片場」重新生成的電影。在紀錄片與虛構影像之間的來回切換,大概可以推測那些影像和事件是被「安排」的,哪些是真實的記錄。反覆出現的草地,搖籃中的孩子,震後成婚的情侶,四年一度還是不能錯過的世界盃,生命的跡象,「神不會殘害人的生命」。找不到出口的路,找不到方向的人生,但,看上去生命總可以繼續過下去?形式與策略都極為單純,其實也是Abass最常用的手法,只是配樂稍嫌滿了點,這原本是一部不該有「配樂」的作品。最後找不到小孩,是不是暗含一種沒有說出來的悲傷?

邝子约

2021-10-31 13:38:38

不同文化中的人民,应对灾难的方式和情感是不一样的。在伊朗人民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这一切都被坚忍地接受了。这一方面是文明的区别,但更多也是土地的区别,土地中的农民和城市里的市民,他们摔不摔倒取决于他们立足的东西,对农民来说房子塌了,他们还有土地,这是真主即使拿走了生命最后也拿不走的,对市民来说,房子塌了,大概就真的塌了。这种无奈而又乐观的坚忍,在我们的人民中,像在莫言那样的作品中也时常得见。老天爷和真主同样能带来解释和慰藉,但后者的支撑一定要强得多。我们可能有点难以理解阿巴斯在片中不断追问他遇到的人都死了哪些亲人,让他们回忆灾难当晚幸存和死去的经过,如果是我们这样做,那真的是有点残忍和冷漠了,但对于伊朗人民来说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近人情吧。悲伤也要看世界杯,结尾汽车艰难地爬坡,都很迷人。

深邃

2021-08-28 17:45:43

-能讲讲当时的情况么? -好的,苏格兰先进了一个球。

scofieldd

2013-08-23 23:26:51

第一次感受阿巴斯的电影魅力,感觉很怪,没有什么直指人心或者是大喜大悲的感觉,一切都是平淡如水,背后却有暗流涌动。影片是半记录式的超现实主义,其实无论从片中哪一处地方开始看都不太有影响,因为每一处都是开始,同时也是结束,地震或许改变了什么,不过生活还得继续,生命、足球,还有神

幽灵不会哭

2016-07-07 09:36:53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阿巴斯将生命的顽强演化为一曲悠扬的赞歌,逝去的、活着的、成长的,粗颗粒的影像记录着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变得愈发真实,仿佛触手可及,那蜿蜒的之字路留存在每一位观众的心里,那是回家的路,坚韧的跋涉者们留下的足迹让生活之路得以延伸,树、风等画外音贯穿全片

Cooper

2020-08-01 17:11:39

5.0 best movie 失语,被阿巴斯彻底折服。影史上能把影片秩序抛弃,划归为无的估计只有阿巴斯和林奇。但林奇的作品在内围逻辑抛弃得不够彻底。而阿巴斯已经做到完全抛弃。抛弃之后,做到毫无保留地影射伊朗政治,回忆自己童年过往,他的镜头比哈内克有点温度,但也冷酷旁观生命川流。

TWY

2020-06-17 07:17:07

还是要浇花,要去一步步去走那些蜿蜒山路,阿巴斯面对废墟景象展开的创作却充满了更加丰富的阳光和色彩,就算当元电影开始生成时,辨别所谓的真实与虚构似乎也不再重要,因为阿巴斯式的旅程依旧难以抗拒。

白斬糖

2020-01-31 16:03:38

如果抛却大框架上华丽的嵌套结构不谈,你会发现三部电影连起来可以是一个巨大且延续的前进镜头,在第一部我们跟随男孩寻找朋友的脚步,第二部坐上导演寻找男孩的车,第三部尾随侯赛因追寻爱人紧追不舍,但这一路不是从0推进到100的进度条,而是永远盘旋在Z字形的迂回山坡,随时需要另寻岔路,随时准备原路返回,随时陷入僵局原地重复,但在空间里兜兜转转,大量出现的行进镜头一旦被引申进时间里的维度里,就因着变成了追上当下,不允许回头的奔跑而被赋予了深刻的未知和澎湃的情感力量,而对于阿巴斯,这样的奔跑不会有理想的定局,也不会有焦心的终点,也正恰恰是对第三世界的图景最精准的描绘。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