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

教师》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徐小溪Xiaoxi

2019-07-26 23:18:42

果然比美版有趣太多,期待导演的《同义词》

Line

2015-03-31 03:34:41

我们为何长大,变得自以为了解这个世界该如何运转。可我们都曾是那样的小孩,脑子里有诗有画,有蓝天白云和小伙伴,and then we got fucked up. 讨厌的大人明明什么都不懂。特写的深入探求很多,让人疲惫却是好的。导演4岁时写的诗,那么美。“对我来说,你已经足够美丽。”“爱只是风。”

brennteiskalt

2019-08-11 23:20:16

诗的本质是什么?拉皮德惊艳但稍显泛泛的《教师》给出了一个颇为常见的答案:诗就是要离开社会范式,换一种角度体察世界。作品独特而颇为癫狂的调度正是在引领观众的目光,看到这不一样的世界。五岁的诗歌天才之于女主角而言相当于这种尚未泯灭的诗性,通过她的偷窃、引诱和绑架最终得以与她短暂融合。诗歌的对立面则是以色列的现实,资本主义、阶级分裂、沙文主义都不允许诗歌的存在。所以最终艺术宣称:要离开现实,就必须死去。破门而入的警察带来了死神,回到灯红酒绿世界的诗意要怎么办呢?影片在这里无奈地停止,并用它的浪漫主义期待着这株小苗能在最贫瘠的土壤里生根。

幽灵不会哭

2020-10-13 21:20:43

4.5拉皮德用简约的影像风格创作了一部极其复杂深刻的作品,诗歌是一个关键的象征,拉皮德的诗歌是构建女教师情感的力量,也是女教师找回自我主体性的武器,而实现这一切的人却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大量的低视角的镜头,让成人世界与儿童视角混沌共存,观众也无法分清谁才是掌控影像视角的人,而开篇一个关于希特勒的笑话和电影中女教师对犹太民族“纯洁”的辩解似乎又是拉皮德对以色列主体性的质疑和批判,这个建筑于暴力军队(儿子)与先进科技(丈夫)、金钱财富(小孩的父亲)之上的国家,却在偏见中逐渐走远,几场夸张但自然的现代舞蹈与诗歌会的尴尬无聊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似乎更愿意选择轻松地忘却沉重来换取幸福,但责任与爱的缺失让女教师固执地抓住救命稻草,希望能凭借着微薄的力量来抗拒洪流般的沉沦,但这种拯救终究毁于道德与法律的介入

TWY

2021-07-08 00:26:39

Yoav面无表情地宣告“我有了一首诗”(一个道奇·琼斯式的当代小丑,甚至更甚),拉皮德正也是如此捕捉他电影中的每一时刻。这是一个伟大的虚构故事,虚构的力量正是来自那些看似“不知从哪来的”地方——我们不知道Yoav的文字来自何处——你可以说,这就是蒙太奇(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另一个视角,神秘的... 角色于是才能跳起舞来),你也可以说,这就是欲望或者反抗的力量,因为真正的虚构无法被禁止,它无法被溯源,也就不存在任何假想敌,而只有纯粹的想象力;是的,有时候只需要一些虚构,这就足够;这是一台疯狂的原型机,这颗用虚构铸就的语言和电影的炮弹,有一天将空降在塞纳河畔。

基瑞尔

2019-07-03 16:00:55

【以色列】不及美版的角色设计有趣,却看到了更广泛的部分:面对诗歌被消逝的“文化荒漠”以及被利益模糊的社会,Yoav的父亲不曾警醒儿子突然的天赋,叔叔也同为挣扎的文人,得不到出路;所以这些背景放置在Nira的种种举动之后,会变得十足有意义。曾经美丽至极的字句,沦为了疯狂与混乱。

帕拉

2016-01-03 17:39:55

需要细细去体会的电影,去体会女主人公的心境,她的生活、她所处的社会环境,然后就能理解她的行为。

墓岛GRAVELAND

2019-07-28 22:09:56

在Nadav Lapid的影像中,景深意味着一种可能,置换被观看主体的一种可能,在镜头的摇动与变焦之中,摄影机开始模拟不停踱步的小诗人Yoav。 《教师》并不是一部关于Soulmate以及对周遭平庸化的控诉,或者关于恋童癖的性隐喻,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暗含着一种强烈的愿望:获得一种生成,或者“占有”儿童的观察视角,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创作灵感,比起恋童癖更为淫秽的占有欲望。 随后,这种妄想被证明是不可能的,当她模仿Yoav不停踱步,作诗时,我们看到摄影机处于一种稳定而沉重的运动速率,“成年人”的感官。 最后10分钟,在一种近似黑色电影般的“复仇”中,《教师》对“儿童”类型影片完成了一次“元评论”,当我们作为成年人在观看这类影片时,我们究竟在观看什么?

Panda的影音

2018-10-21 14:35:23

看了玛吉·吉伦哈尔、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参演的《幼儿园教师》,听闻是翻拍本片,于是也前来看看这部《教师》。比起这部原作,还是更喜欢翻拍版。

Ocap

2020-03-07 23:26:26

3.5。拉皮德!已看两部的抓人开场已经“剧透”了拉皮德的走向,探索欲是绝对的,重要性也是绝对的,最大的不确定在于:是否已成系统?有多大的打击面?回到这片本身,比《同义词》有魅力。

Stiles

2021-07-09 17:28:49

景别的政治。开场第一个镜头便宣告着语法规则的失效,电影须先挑衅观看者才能激起其道德感吗?切割过后的语义高度凝练又极度脆弱:我们看到孩子眼睛里的天空,却必须警惕眼镜后的泪水。

寒枝雀静

2019-07-24 17:50:47

A / 或许是一次《警察》方法论的细腻化重述:“舞台”的权力?生活的权力?镜头的权力?到底是人物的政治牵引着电影美学,还是电影的美学缔造了现实的政治?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