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 电影版》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windywinky

2021-11-28 12:48:10

慢歌唱的是唏嘘,快歌唱的是反叛。

Ian

2021-10-17 17:08:34

传记片很难拍,电影切入的角度看出了创作者的善意,没有刻意强化其他角色负面的标签,强行制造太多冲突,可能有人觉得平淡,但我反而觉得看到了很多美好。梅艳芳的仗义、对朋友的豁达、对社会的无私,都源于她的个人成长经历,从小她跟着姐姐在歌厅驻唱,比同龄孩子早熟,也更坚强能吃苦。她从成名后,一直有人在帮助她,支持她,她知道感恩、知道回报,就像她对刘培基说的:“我四岁出来赚钱,长得没有足够美,如果没有你们支持我,我也不会这么成功。” 变幻动荡中的香港正需要这份有香港印记,永不过时的信念与善念,一起度过难关。

Peter Cat

2021-11-15 03:57:24

大概是最愚蠢的一种剧本做法,简陋到梅艳芳年表式流水账,后半段拍得也很敷衍。吃相最难看的,大概就是纪录影像和电影素材的混剪,不断提醒着观众——王丹妮和导演只不过是一部本应更真实更卖座纪录片可怜的赝品。可悲的是,我明知这一切是在消费记忆,消费那逝去时代和那些故人,但不免仍会动情,仍会唏嘘怅惘。仍会更愿意活在这电影里,而非当下。

汤吉

2021-11-14 00:09:32

让我们感动的不是《梅艳芳》,而是梅艳芳。

戏梦巴黎

2021-10-23 17:13:44

为什么不直接拍纪录片呢?

unclehead

2021-10-16 18:19:08

好看的,好遗憾没有办法见证80年代的香港风光。事业与亲情、友情、爱情、前辈后辈的bonding,编剧糅合真实事件的能力真的很强,特别喜欢和真实影像的穿插,很有力,不会突兀,因为这就是扮演、就是会像或不像。我唯一觉得不够好的地方,不是王丹妮的扮相,而是她在整个电影里面没有看出年龄的变化,也没看出来特别大的成长。

kaiser

2021-11-13 00:55:12

因为人而哭,不因戏而哭

天马星

2021-10-31 17:46:57

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如出一辙,优点都是来自戏外原型,比如人物传奇,音乐好听,槽点都来自戏内主创,比如表演稚嫩,故事平庸。在传奇巨星的星光借力下,没有拍出新意,那么还不如不拍,纪录片它不香吗?

翠竹路齊天大聖

2021-10-22 01:08:31

趙文卓劉華的缺席雖是意料之中,但江湖事也能被擺上明面,才是這世道真正讓人不解的。理應擔心的不該是選角和化妝,而是梁樂民抄捷徑的問題,選擇素人(劉俊謙被選上時未出名)的原因竟然是他不想調教專業演員,原話大意是“要專業演員暫時抹除過往,成為他人並且具備此非本人的說服力是很難的”,不知道是不是祇有我對這邏輯一頭霧水⋯顯然,重現梅張生涯的低谷及轉折,僅靠學舌是遠遠不夠的,當然也不全怪演員稚嫩,而是梁樂民作為名義上的敘述者不得不做無謂取捨以避嫌,大方向塑造一個僅剩“仗義”二字的Mui,當跳躍成為常態而不做任何修飾,對觀眾說“Mui也是人,她也有七情六慾”這種空話顯得尤為可笑。安樂信不過王丹妮,是寫在臉上的,尤其在Mui復出後的部份,大量穿插新聞畫面,甚至直到婚紗謝幕秀,都沒有以她本人的演出收尾。

营魄抱一

2021-11-12 23:25:12

各方面都非常不自然。张国荣这个演员是大败笔

敖呸噗

2021-11-11 17:01:18

不打分是对梅艳芳三个字最大的尊重了

九命猫@victor-eyes

2021-11-13 00:13:57

拍得很是平庸,Leslie随便找个人乱演一下,又拿最惨痛一幕暴击我们。但梅艳芳已经蛮惨了,又不忍心看她比电影里更惨的人生。八了那个日本男朋友,我去,原来是百度词条“渣男”举例代表,电影也太美化了,梅艳芳死前还去见面也是真的。掌掴事件这种出几条人命的事,啥都不敢写,导致分手戏也毫无道理。无良梅妈也没出过场。这种传记片,还是等所有人都去世了再拍吧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