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陌生天堂

陌生天堂》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17”条评论

影迷点评

抛开书本

2021-04-15 22:27:18

艺术家杨福东第一部长片。这才是杭州浪潮发端。八年记录,胶片电影,黑白影像,光影美学,80年代知识分子优雅凝视。想去那时的河坊街走一走。

小凯

2014-04-20 22:48:09

有点费牧《小城之春》的感觉,摄影和构图很漂亮的,有评论说有水墨意味,黑白的江南确实有这感觉,而且对于人物和杭州这座城市空间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其实构建的也不错。

terrywu

2020-06-23 13:08:00

好像中国画一样拍摄的90年代的杭州,当时的杭州有种质朴的美感。钱塘江、西湖和好看的人,35mm黑白胶片的影像下是如此迷人。杨福东似乎故意想把情欲放到如画的山水中,影片的精神气质是从《小城之春》等民国电影延续下来的。片尾铁道旁歇斯底里的人是在挽留那个回不来的时代吗?

2020-11-20 12:49:52

粗粝且空泛,很遗憾,电影没有达到山水画的效果

701

2021-03-02 14:43:24

这种影像创造了一种互不相融的声学与光学组合,它使荧幕成为一张被笔墨打透的油纸,在强光下显现其渗开在纹路里的毛边触肢。尽管粗糙,但不能不承认这是美的(在人的身体姿态上还看出了一点黑泽清式的鬼感

Muto

2020-11-08 22:39:42

实在遗憾,我没能在《陌生天堂》里获得任何美学意义上的快感。这部实验作品放弃电影的叙事功能转而去追求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可惜最终得到了一部丈二摸不着头脑的「杂交」电影。作者以绘画的思维来建构电影,其结果就是在光影、构图和所谓的意境上颇为讲究。除了这些看点之外,这部电影(尽管难以界定为电影)就真的没剩下什么了。作为电影,本片既没有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清晰的主题,人物关系更是乱到令人发愁。于是,只能将其放入「影像艺术」这一范畴。从《竹林七贤》的角度来说,这种带点孤芳自赏味道的「影像艺术」更多是在展现艺术家悲观而消极的避世心态。

HUgo找室友!

2014-06-05 22:04:45

氤氲、潮湿,说不清的味道。 固然在“强说愁”,但毕竟有诗的味道了 。 黑白影像、模糊的声音、不统一的“情节”、不连贯的画面。泥鳅和疯子。

btr

2018-04-18 21:42:12

作为处女作相当厉害了:水/欲望的意象,内心状况的外在化,都市(领带)/自然(山水)的对立。“陌生”在这儿更接近疏离。

外外

2013-06-03 10:52:50

喜欢法国新小说的,可以一看

晚不安

2020-01-16 01:05:07

一个怪胎,没有同类。开场还是实验片,画风陡变至科普片,再进入散落而非意识流的叙事,视点的切换莫名其妙的顺滑。把杭州拍的很陌生,语感也是疏离的,有山水画的意思,但一丝吊诡萦绕始终。故事好像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一个裂口里,是无法指认的nowhere。黑白,画幅在1:1和4:3之间做意义不明的切换,某些时刻在用光做雕刻,更多时候是百无聊赖的对白和行动。是用《小武》去链接《小城之春》,再到漫不经心的《赵先生》。生硬的切点,是瞬间滋生的怪念,却褪去处女作的生涩。他在最后一刻发觉城市的生机,原来长满荒草的,只是自己的内心。《陌生天堂》的孤独不是为了寻找慰藉,流连也不是因为欲望乍起。距离和虚无,就是它的迷人之处。

南团

2010-05-29 22:46:53

那火车站的疯子挺屌,但是片子无感,虽然是杭州

Eco

2014-03-28 21:52:04

陌生天堂》我是一条水里的鱼,一条上岸的鱼。身体是关键,肉体的欢愉短暂,身体的抚摸,更加让人觉得孤独。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孤独,对城市的陌生感。三段情感,仍旧无法逃脱的孤独,即使最后选择了结婚。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