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π

2023-08-30 15:09:01

爆炸之初是无声的,像毁灭来的后知后觉

Sekira

2023-07-20 14:34:08

满分十分!这次诺兰发挥的确实有水平 从叙事手法到剧情推理像大家展示了多么成熟的水准及技术。影片节奏紧凑 细节丰富,让人完全沉浸其中。但是看完奥本海默,我大概能预料到票房表现,这不会是一部大部分人都喜欢的电影,艺术性大于商业性,与传统的商业化爆米花电影背道而驰。希望我们也能早日有人拍出这种克制,含蓄,内敛的爱国教育片,感觉外国人生活中表达爱很直白,但宣传工具中却能,克制,内敛,我们生活中表达爱很含蓄,但宣传工具中的表达又直白到让人尴尬

巴黎抓鸡指南

2023-08-30 04:47:58

我相信我们国家有非常多大家并不熟悉甚至熟悉的人物可以拍传记片,但国内什么时候才能拍出像这样复杂的人物而不是单一的爱国或者聪明或者努力等标签化的人?

梦里奇酒三千盏

2023-08-30 20:56:25

科学家:害怕成为神。 政治家:妄想成为神。

杀死那个火车

2023-08-30 23:59:32

我就知道,裸体比原子弹更恐怖

不及物动词

2023-09-01 17:59:07

看前瞻才知道kitty也是一名生物学家定期为项目组成员检测是否遭到核辐射,这么重要的事竟然都没有提,要不是和检察官的嘴炮很出彩,观众可能就以为她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吧

Bryan·Mai

2023-07-20 16:56:49

有史以来最折磨路人的诺兰电影。抛弃掉以前的时间把戏,没有把人振上天的视听体验,安安静静拍了一部人物传记片。总体来说不难懂,就是过去、现在这两个故事线的剪辑有点跳脱,而且不像《无名》那样注明时间点,非常考验观影专注度,一个不留神可能就跟不上了。台词文本量极大,人物众多,如果没有事先了解历史的梗概,光是那一大堆人名就能把你绕晕。裸戏属于可以但没必要,诺兰这回太任性了。用了不少意识流的错觉、幻想、听觉屏蔽来表达奥本海默对原子能的深入骨髓的不安与焦虑,与最后事件论点总结搭配在一起,确实如同北美影评所说的“震撼到失语”的感觉。但这一切的大前提是你要对上信号。在观影环境如此浮躁的2023年,居然敢用1亿美元做这么一部冷静、严肃、慢热、脱离观众的电影,也只有诺兰了,只能祝你回本顺利了。

苏苏

2023-07-24 14:35:49

又白又男又有点好看,所有女性角色都是背景板,让这么好的女演员来演这些没有灵魂的人物真的是浪费。和Barbie同一档期,对比之下就知道什么是新,什么是旧。

伊卡洛斯在迷楼

2023-07-21 08:49:10

在哥廷根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实在过于奇妙了。“你不喜欢剑桥,去哥廷根吧。”在场的人都笑了。但之后,就基本上是在一堆错误选项中选择一个错误的绝望之路。那颗原子弹最初是准备对付我所身处的这个国家的。那两颗原子弹导致了那么多日本平民的死亡。但如果不投掷,那不可避免就会导致更多中国人的死亡。但如果苏联早点出兵,日本会提前投降。但如果没有原子弹的爆炸,苏联就会迟迟不出兵……说罢这些what if的平行宇宙的历史,量子力学现在最流行的文化符号,也恰恰就是多元宇宙。很难想象,多元宇宙的那个起始点,就在哥廷根。

塔可饼斯基

2023-07-21 13:35:21

本身是挺好的作品,但是当你和《芭比》连着看时,诺兰老白男剧作暴露出的时代意识就高下立判。

彩蛋君KL

2023-07-20 14:05:12

从没看过一部电影,在倒数、成功、欢呼结束后,让人感到席卷而来的无力与绝望。

烤芬

2023-07-30 02:58:03

看完很久实在懒得标,现在诺兰在我心目中就是英美王小帅——职业生涯不短了,世界早翻天覆地,但中年男子永远享有没有学习能力也有人买单的特权。我要是想看反英雄搞事业穿插白男开会吵架、黑板上写算式这种烂俗的科技行业表现、女性和poc工具人连连看,我不如去看第21遍《社交网络》,剧本台词剪辑节奏都强太多了而且还不故作深沉。诺兰作为第一世界人对知识分子被用完即弃的理解可能还是太浅,最后竟用一场唐尼最标志性的慷慨陈词把冷战思维收束到个体反派身上,看得我笑出声。说这部像《建国大业》,当然不是指《建》直白的单一的庆祝性部分,但当所有演员的脸的知名度在当下的大众文化中都远大于他们所塑造的历史人物本身,这何尝不是一种拙劣的景观化甚至是tableau化?只是不展示核爆的新闻图片就算反思了吗,那这反思的门槛也太低。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