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受伤的心

受伤的心》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mxx

2018-07-19 02:58:22

是谁能让满是对话男主角始终躺着固定机位黑屏字卡转场的电影不无聊,可能还是诗人

丁一

2021-04-29 22:48:57

佩索阿住进,沙漏疗养院, 裹着湿石膏,好像段桤木, 可是男护工,更像桤木王, 胃口好的如,建筑师之腹, 嘴巴毒的像,阳痿布卢姆, 身边躺的是,海边卡夫卡, 维特根斯坦,或者鸡奸犯, 一直躺下去,魔山变楢山, 还是叔本华,说话最真诚, 一切哲学中,健康最重要~

willamette

2018-10-07 12:49:22

形式感好强,固定镜头以及黑屏的诗(?) 疗养院等死,越看越觉得压抑和绝望啊,幽默笑点也有,可是不了解很多的讨论内容唉

么什叫定决能不

2017-08-05 23:07:02

Academy ratio在视觉上提供了窥探事件的机会,加上static shot建立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浓稠的亲密情绪(竟然超喜欢那些其实没那么激情的亲热镜头),然而这一远观的视角也因此将观众局限在束手无策的限制里。其实并没有想象中忧伤,但可以在某些方面把Max Blecher理解成1930年代罗马尼亚的普鲁斯特?

画瞳

2018-05-17 17:32:02

小文青患病经历,内心忧郁恐惧孤寂,表面文青装逼气质浓郁,搭配罗马尼亚一战到二战期间的政治气氛,焦躁感真实无比。生命的脆弱和这个世界的操蛋比如此渺小又不堪,就算人间有那么多美好可以追求,还不都只能用来装装逼。电影色调很饱满,浓浓的油画感,镜头老偏执的,几乎都是中远景,连角色脸都没怎么看清,更填生命的恍惚感。

wangzhy

2021-03-25 18:29:50

一横一纵的固定机位 上楼梯时可能是唯一还 pan 了一次的镜头 幕间都是内心的意识文字化表达 偶尔在构图上有名画戏谑 偶尔在景中有浅景深的点缀 总体上转译到影像上比起主题「死亡の道」还是死板了些 虽然很美 但石膏毕竟限制了真实的感触嘛 最后的墓碑致敬也算是圆满一笔

华盛顿樱桃树

2018-06-14 15:54:11

一个不起眼的故事,在浓重的油画版的画面包裹下,以及形式感较强的镜头语言画幅比例中,变得别开生面,记忆犹新。

A Sample

2017-04-24 15:43:00

Locarno Festival in Los Angeles.

btr

2016-10-08 23:24:32

BIFF 圆角4:3画幅,画面美如油画,浓重的1930s感。松散地改编自英年早逝的罗马尼亚犹太作家Max Blecher在黑海疗养的经历。诗歌很美,但黑屏的文本(多数都是描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就有点偷懒。相比Aferim!更像散文诗。

文森特九六

2018-01-25 19:13:35

马克思布雷赫的死亡纪事。罗马尼亚的佐杜,在隐忍之痛下的欢乐,犹如4:3画幅中取代尖锐直角的圆角,结尾火车站众人的抬举,托起了影像的灵魂。

多不利登

2018-05-20 12:11:35

2018005 二星还行

Meng

2016-08-11 16:23:29

1. 二战阴云下,罗马尼亚诗人的医院纪事;2. 大量中远景镜头增强隔离感,黑屏日记字卡和影像中人物性格反差;3. 年代戏+35mm+academy ratio,制片人筹款能力太强。3.5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