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光之屋

光之屋》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格雷斯

2020-12-03 03:10:30

自然光緩緩映出飛灰的屋子多霧的山丶等不來火車的候車室,蘋果花落完了果實還未及挂上。少女的小詩,遣詞造句用力地求著工整美麗,悲傷的姿勢也要軟綿綿的雅致,又要顯出氣宇,就用紀實片段添幾根硬肋。許多漂亮的畫面像小圖案一樣似曾相識但終未織成一張結實的毯,沒法違心地說這算好電影。可是那年瑪麗亞塞克亞才二十六歲,她拍出被世界遺忘的亞美尼亞。三十七歲的時候她死了,許多的可能不再會發生,戰火仍未熄滅。 《光之屋》

dowhatugottado

2013-12-06 14:50:04

老塔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

巴伐利亞酒神

2017-04-16 23:10:31

题材取自于不太为人知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战争,导演是个80后女孩。由一列破旧的火车,串联起满目疮痍的山河,和无处安放的乡愁。不过有些流于形式化,更像是一次对老塔之类不痛不痒的模仿。

qia|有痣青年

2011-05-27 21:03:54

画面很漂亮 截图党之爱

萬和生

2011-06-15 20:12:23

这个影像拍的是实在太棒了,跟油画似的,就是太沉重了,而且节奏缓慢,需要静下心来看。

叶藏.!!张寄奴

2011-05-21 09:02:20

画面很棒,不过不太合我的口味

451½°F™

2019-07-07 12:58:53

如梦一般的追忆只属于忧愁敏感的人,时间和想象都是虚无渺茫的,却可以同样影响打动另外一些人,电影情感的传递似乎无关于真实的历史,而仅在于接受者跨越时空的既视感。

峰峰峰峰

2017-03-07 20:24:46

迷雾泼浓墨, 长卷黑瓦残, 烽火遍故里, 乡愁何处寻

山风

2011-05-13 10:37:59

一部形似塔可夫斯基的作品,痛苦的过多渲染、政治元素的过度强调以及音乐使用的刻意与突兀或许并不适用于老塔“真理影像”类型的电影。

667DJP

2011-07-26 20:55:53

最美最好的那些也是應該適當收斂的。傷痛隱沒在飄渺的畫面下,卻應該透過才是。要寄託的通過刻意的淒美會詞不達意。喧賓奪主。

UrthónaD'Mors

2011-06-04 11:55:07

戰爭的傷害並未隨著戰爭的結束而停止,它透過那些在戰場上被摧殘的人,無情的蔓延到他們周遭愛他們的人身上。饑荒戰亂廢墟無一不在此體現。既憂傷又黯淡,攝影很水墨有種哀傷的詩意感

胤祥

2019-01-30 08:50:37

48th IFFR Deep Focus-Regained。7分片吧。2018年去世的导演亚美尼亚裔女导演Mariya Saakyan(37岁)在Bals基金支持下的处女作。修复版(WIP)。诗电影,塔尔科夫斯基+佩莱希扬的双重传统,除了直接向塔爷的致敬,没看走眼的话里面应该是直接引用了[栖居者]的群鸟飞起的镜头。此外编剧是格鲁吉亚裔,导演大概也参考了诸如[愿望树]这样的格鲁吉亚名作。战火中的村子应该是在纳卡地区。片头泼墨字幕很让人印象深刻,诗电影的逻辑下弱化了戏剧冲突,几次火车站的“流民图”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结尾处理不太好,另外片中还颇有一些比较稚嫩的地方……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