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火龙

火龙》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9”条评论

影迷点评

大奇特(Grinch)

2009-03-28 15:07:17

应该是对《溥仪的下半生》和李淑贤的《溥仪和我》的二合一,有戏剧化的凝练,未必依照史实。李导演以简洁手法在开场数分钟介绍了溥仪的上半生。之后以返璞归真的叙事细腻、生活化展现了溥仪夫妇的喜怒哀乐,又将重点放在两人身份思想教育的的冲突上。

Psycho_L

2017-02-21 16:22:54

3.7给这个片子一个推荐,除了上个月补看的童年回忆火烧圆明园,这是我看的第二部李翰祥作品,总体观感比上一部强很多。该片讲述出狱后的溥仪,与末代皇帝结合看能对溥仪的一生有个粗略的认识。片中对六七十年代国内的还原,现在的片子是没机会看到了,不过更可惜的是这类认真讲历史的电影也几乎绝迹

暗地妖娆

2012-09-27 22:20:14

很有意思,跟史料记载也完全对得上号。李翰祥聪明在把“口述”和“影子写手”都放到明处了,所以不管是否真实,他都可以推得一干二净。作为也写过纪实文学的人,我深知真相与口述之间是有多么大的差距。

误伤友邦

2017-03-02 11:55:42

犯了烟瘾的皇后在共党牢里飚英文give me smoke,I'am queen,your are my people(这段真神来之笔)满腹怨气的皇后裹着烂草席像死狗一般被抛尸街衢,一个时代结束了。李翰祥李淑贤眼中的溥仪笨拙可怜可爱,离婚这段谐趣小品是整个片最华(花)彩(痴)的一段。另外革命小将的眼神和黑猫白猫论真是绝了

菱歌

2018-06-22 20:39:38

好。梁家辉的可塑性真是强。香港演员和大陆演员比很容易显得浮,梁家辉就是一个例外。生活里的依赖与扶持,末代皇帝的后半生。平淡,温柔,烟火气。李翰祥真是民俗掌故大师。“我要是一个月不回来,就让你妈嫁人吧,这年头别这么死心眼!”

xīn

2017-01-09 00:39:03

命名很有趣,之前的皇帝都是土龙,而末代皇帝是火龙。影片基本上可以用“我的后半生”来描述,二人情感的维度、与历史人质的宿命感交织,对于时代的呈现还是较为单薄和刻板,但一些公交车、逛故宫的场景还不错。

赱馬觀♣

2021-05-15 21:33:35

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怎么都和清宫戏干上了?而且常常一人分饰多角:梁家辉在火烧里演咸丰,在火龙里演溥仪;潘虹也是先在火龙里演李叔贤,次年在末代皇后里演婉容。相比之下刘晓庆演慈禧可算得上从一而终了!

via。文

2014-03-15 19:23:41

晚年李翰祥虽力不从心,但嬉笑怒骂依然是把好手,文革部分的尺度令人惊喜。开篇旁白及画外音尤见邵氏痕迹。梁家辉半丝忧郁,几分天真偶见邪气,太适合饰演溥仪。潘虹,美就够了。Ps 李淑贤到底是个肿么样的人,早有定论。电影不过就是借着历史讲故事,说点闲话。

私享史

2010-12-03 18:23:19

港人拍国片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历史的还原太不精细,就是个小品片段式的传记片儿,爱情片儿,带点儿喜剧味道,主要在东西城取景的。潘虹很有腔调,梁家辉唱了《咱们工人有力量》和《春天里》。据说因为贝托鲁奇买了《我的前半生》的版权所以李翰祥没法拍,于是梁家辉拒掉了给老贝演溥仪。

丑嘴唇

2014-08-16 12:33:26

太值得一看的电影了。一个半小时囊括的东西很全面,虽然在气氛转变上给人感觉实在是吓一跳,但是六十年代老一辈人在面对年轻人的无理取闹时所展现出来的风骨着实让人感动。

龍咕咕

2016-11-29 09:21:42

太神了…一个香港演员84年在内地演的个建国初期末代皇帝的后半生,这是要何等功力才能驾驭啊?比起太过漂亮的尊龙和自带正气的陈道明,梁家辉不仅外形更接近溥仪本尊,神韵也颇丰,几乎毫无破绽!剧本对政治的调侃也是恰到好处,也就香港导演敢这么调皮了。P.S.潘虹奶奶年轻时不输林青霞啊…

小重山

2013-11-08 15:47:00

优点是大量文革场景且还生动写实,尺度令人惊喜,在这类题材已成禁脔的今天洵为难得。缺点很明显,这戏纯系李淑贤粉饰自己的一面之词,李的为人经考据掰谎后现已有定论,识短暴躁浅薄促狭贪婪。溥仪早逝跟晚年不幸大有关联。悲剧一生,出狱后又遇上政治动乱和那女人,欲求平淡度日岂可得啊。和老婆看。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